近期两大重量级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与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洽谈合并的消息甚嚣尘上,由此产生了行业一系列连锁反应。据路透社消息,双方有望在下周发出正式公告,最迟不会晚于3月22日。
LSE与Deutsche Boerse目前正在讨论合并所带来的三个方面的优势:增加营收、降低客户费用、以及合并运营节省的成本。
消息人士表示,这场合并预计将为双方节省超过3亿欧元(3.31亿美元)的成本,这已经能让股东更青睐LSE-Deutsche Boerse合并,而非LSE与ICE的合并可能。消息人士表示,接下来的几年节约成本的优势将主要体现在后勤及IT部门。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曾表示,为了收获股东及投资者赞同这场合并案,LSE与Deutsche Boerse可能承诺超过70亿美元的效率成本。
行业影响
如果LSE与Deutsche Boerse正式进行合并,这有可能成为行业最后的一次超大型交易,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合并很可能触发金融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审查。2011年Deutsche Boerse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合并案最终告吹,就是因为两方的合并极有可能垄断欧洲场内衍生品交易,因此遭到了监管机构的反对。
为了避免再一次碰壁,LSE和Deutsche Boerse最有说服力的说法就是,双方的业务并没有很多重叠的部分,比如Deutsche Boerse在欧洲衍生品交易市场有很重的分量,然而LSE却很少涉及这一业务领域。
如果这场合并成功实施,那么就市值和全球影响力来看,行业将形成“四大巨头”鼎立的局面,分别为美国的洲际交易所(IC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欧洲的LSE-Deutsche Boerse、以及亚洲的香港交易结算所。
对于即将来临的行业结构巨变,全球各大中小型交易所开始感到威胁的来临。如果LSE-Deutsche Boerse成功合并,那么规模稍小一些的交易所,如泛欧交易所(Euronext)等,将不得不想办法应对更加剧的竞争,以避免被淘汰出市场。
一家交易所内部人士表示,即使LSE-Deutsche Boerse最终没有合并,中小型交易所也难以继续保持独立运营。要使自身脱颖而出,交易所必须开始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市场,或者考虑收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