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币的迅速贬值,使得汇率需求猛增,涌现的个人集中使用网银购汇,有的银行甚至曝出网银系统故障、运转缓慢等问题。今日新华社报道中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绝大部分家庭并没有这个必要兑换外币,报道刚出微博网友就跳出纷纷调侃。
农行深圳某营业部的一位大堂经理表示,年初向来都是购汇旺季,因为进入新的一年,购汇额度空了出来,但是今年“旺”得有些吓人。“我早上接待的客户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购汇的。”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办理购汇业务的客户包含各个年龄层,来柜台办理购汇的主要是用于支付海外学费,还有一些是用于支付进出口货物及服务的费用,也有部分人是因为没有开通网银。”
由于购汇过于火爆,有的银行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工商银行深圳某营业部人士透露,近期有些柜台还出现部分客户购汇较为频繁的现象,针对过于频繁的换汇行为,银行方面则会以柜台库存不足为由,不予受理。此外,对于“海外投资”类的购汇需求,银行也一律拒绝办理。
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担忧下,尽管一些市民匆匆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港元等其他货币,但大部分人只是把兑换后的外汇资金存放于其在内地银行的外汇账户,但也有部分人将资金转去香港,购买保险及理财产品,也有的将资金转至海外购置房产等其他投资。
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加重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资金大量涌向避险资产。而大家纷纷兑换美元及外币,今日,人民网在采访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时指出,“因为在国内,美元及其他外币可投资的渠道和产品极少,收益了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重要的是人民币投资组合收益率会超过可能的贬值幅度。”
事实上,普通家庭在大量配置外币资产时忽略了两大问题。一是人民币是带息资产。相对于美元或其他主要外币的低利息甚至零利息,人民币资产自带利率收益。例如,人民币同期存款收益就高于美元存款。如果在人民币略有贬值时盲目将其大量兑换成美元,则损失利率收益,可能因小失大。二是人民币资产流动性更高。在国内,人民币可选择的投资组合种类更多,收益率可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颇为可观;兑换美元后则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且一些美元投资组合存在较高的门槛,普通家庭难以获得。
可是微博网友们却跳出来吐槽,并不看好新华社的观点:
(摘自微博)
本文为外汇TV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http://waihuitv.com
免责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实录。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及图片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