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究:成功交易者的人格

外汇新闻 8年前 (2016) admin
7 0

什么样的交易系统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配什么样的交易系统……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再把自己改造得更加适合它。丹尼斯的海龟实验,证明伟大的交易者,是可以培养的。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

1-任何人,只要有恰当的方法,就可以变成伟大的交易者;

2-伟大的交易者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培养,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可选路径。

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理解呢?如果这种理解成立,我们只要找到培养方法并不断复制推广,伟大交易者就可以在学校里批量生产。而任何一个想成为伟大交易者而不得的人,最重要的是找一个老师,如丹尼斯。

二十世纪初,伟大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领袖人物——华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给我一打小孩,我能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诗人、骗子、乞丐、小偷……」

先天因素、早年环境,对于一个已成年的交易者的培养来说,可视为初始条件,真正的可经训练而改变的变量是少之又少的。

这里探讨的变量,是指人格、气质,性格;而非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华生这句心理学中著名的论断,是为了说明,那种认为环境因素可以完全覆盖遗传因素,人可以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海龟实验13个丹尼斯学徒,是精选的;海龟实验诞生13个伟大交易者,后来再也没有人能超越丹尼斯缔造新传奇,这说明实验的成功,涉及到的因素超过了表面可见的。

丹尼斯发现了一种培养方式,但并没有发现一种可以针对任何人的万能培养方式,他自己就无法把自己培养成伟大交易者。丹尼斯重在为学徒们树立原则,而并没有要求13个人用丹尼斯自己的交易系统。

[丹尼斯]

培养,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可选路径。这里的关键:不是培养,而是匹配,匹配,永远应在训练之前。丹尼斯后继者们,往往熟悉自己的交易系统,也熟悉自己的性格。但若只是如此,不能或不屑理解其他类型的人或其他类型的交易系统,认为只要训练坚持,学徒的原有特质都能改变。而对于为何有些能坚持有些不能坚持的理解,认为是这些学徒的训练态度和毅力的区别。真正要做好匹配,一个可靠前提就是,必须全面理解交易系统分类,同时必须全面理解人格分型。

对人格分型的工具作剖析。个体差异中既有「硬件」的差异,也有「软件」的差异。对于一个企业这样的组织机构来说,做心理测试,最在乎的是员工入职后可能的工作态度、纪律性、成就动机、角色适应、团队协作等,当然也会涉及一些更基础的特质如抗压等。

对于管理类,或组织中重要的协调岗位,处事风格也是重要的。对于营销岗位,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方式,理解沟通能力,都是重要的。

很多这类测试,关注的是「软件」,或「软硬件」都有关注。这类测试往往是不够满足对人格的分析的。所以在选择哪类指标作为理解人格分型的切入点的时候,自然要有意识地去选择「硬件」指标,越纯粹越好。所以,我会去选择诸如MBTI,而不是去选择诸如DISC。

MBTI分型理论的器质性基础是认为在人脑发育的后期[婴儿期之后],存在神经元连接的选择性切断。这些切断应该是广泛的,不但存在于人脑的功能冗余区或未开发区,还存在与人脑的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区。这种切断,大脑是不会去代偿的。

一开始是因为你受到的刺激的有所不同。当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就会关上另一扇门。同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大脑使用哪扇「门」也会逐渐形成路径依赖,最后,让原来只是有点不常用的「门」,逐渐变得完全不用。直到成年,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就这样塑就了。

MBTI理论一开始主要对大脑获取信息(S/N)、作出决策(F/T)的个体差异作分析,后来扩大到精力来源(I/E)和生活方式(P/J)。总共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可以分出16种大的人格类型:

内向Introversion(I):关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外向Extraversion(E):关注自己对环境的影响。

I的缺点是有相对强的自我保护倾向,优点是易于思考和反省;

E的缺点是有相对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优点是易于表达和强的影响欲望。

这个维度和我们要研究的交易类型的匹配问题,关系还真的不是很直接。总体来说,做交易,需要关注外部信息,需要不断自我反省,而对影响环境或他人的要求不高。

大脑获取信息到作出决策,可分为四步:

触觉感知阶段Sensing(S)
直觉感知阶段iNtuition(N)

感性判断阶段Feeling(F)

理性判断阶段Thinking(T)

在感知Perceiving(P)阶段,停留在第一步的时间长的就是S型,反之就是N型。

在判断Judging(J)阶段,同理,可分为F或T型。

而整个合起来,在生活方式中,更多的用到大脑的感知阶段的,就是P型;

更多用到大脑的判断阶段的,就是J型。

最初源自对纯粹日内交易者的观察。发现「有天赋」的日内交易者,具备ISTJ(思维型传统主义者)特征。由于日内交易系统是排斥场外信息分析的,对交易者的素质要求更纯粹,所以这种匹配关系表现得更直接。

ISTJ 型日内交易者,有个共同的特点,时间周期短(看的K线图低于5分钟),而当他们企图把时间周期拉长或做隔夜的时候,面临着非常大的痛苦—— 这种尝试通常 带来心理上的纠结和业绩上的下滑。所以我称之为纯粹日内交易者。同时,我还关注到,即使在同样的培训条件下,那些N型的人就是难以达到纯粹日 内交易者的 要求。即使他们做日内,也会自动倾向于延长开仓决策时间和平仓决策时间,在一个波段中被套后扛到下个波段是他们常有的事。

S 型关注现实

N型关注可能性

F型关注人际

T型关注逻辑

J型看重规则、遵守规则、做事有条理、喜欢判断决策

SJ组合称之为保守主义者,优势 是在现 实信息的基础上直接做判断,劣势是保守刻板

而在SJ中加入T,强化了其判断的客观性、逻辑性。只要有个约定的现成规则,他们很乐意根据规则来判 断,而不易受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

所以,ISTJ是天生的好下单员,是日内机械交易系统的最佳执行者。

最终,NT者交易系统的演化往往是向着综合化方向,而非纯粹化方向。区别只是这个NT者的道路是:先精通某种纯粹交易法,再试图综合化;还是直接综合化。

MBTI的重测信度。如果被试的年龄比较小(比如刚工作),似乎信度会有明显的下降。我估计主要和被试没有形成稳固的反应模式有关。虽然测的是人格,但毕竟做题时依据的是生活阅历。年龄越大越定型的人,测试的一致性越强。
随心所欲的交易。一种理想情况是,交易者可以同时掌握多种交易系统。假如说这些系统都是主观或半主观的,时间框架不同(比如日内和隔夜)、交易逻辑 不同 (比如趋势和反趋势)。这会对交易者的素质要求很高,除了要掌握多种交易系统可供切换外,还需确保自己进出场、加减仓时保持系统一致性。
这样,就如同一个账户上跑多个模型一样,看起来交易变得杂乱了,但其实每个系统的内部一致性并未破坏。这样的事,也只能是NT者能做到了。
下面我们试图对交易系统或交易风格,找到可分析的维度,作些分析:
交易系统,作为一个概念,是有着复杂的外延的。虽然简单说就是开仓平仓等的依据,但明显不够。海龟交易框图中的七要素够全了吧?我觉得还不够,需要关注交易系统在市场中的价值链地位。本文的讨论,因为立足于匹配,所以不同于一般的交易系统分类模式。
国外有研究机构分析了很多交易人士,发现他们尽管有五花八门的交易方法,但盈利真正依靠的能力并不是某个新奇的法则或指标,而是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这应该是所有人工技术派交易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你解释技术图形时引用了多少定式或指标,而在于是否对当下的形态与历史行情作了正确的模式匹配。

而模式识别的成败关键,首先要有完备的样本特征库,也就是说交易者的记忆中,要有足够多数量的样本,还要善于抓住每个记忆片段的相同点或关联。这类交易方式,要求交易者积累尽可能长的盯盘时间。最好还能减少样本特征库的信息“污染”。所以,这种交易系统应该纯粹化。

这类交易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的,所以这类交易不应该再去考虑其他因素,包括其他指标或场外因素。坚决果断的反应可以减少这类交易的滑点损失。

以模式识别来交易的这类交易系统,基本涵盖了直觉交易、主观判断交易、技术派交易、定式交易。直觉是一种第一感觉,其实它是大脑在潜意识层面已经进 行了模 式识别以后把结果呈送到意识层面后的一种感觉,表面上它毫无逻辑、不由分说,但实际上它只是判断过程无法被意识层面感知而已。

不同的人的直觉,胜率相差很大,但这种差别主要还是依赖于样本特征库的完备性。

直觉交易完全是一种可行的交易方式。在人工高频交易(炒单)中,它应该是唯一可行的。因为其他分析手段都需要时间,根本无法在炒单中使用。

现在,中国期货市场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仍充斥着不成熟交易者的随心所欲,通常即使交易策略水平不高,纪律性仍足以让该交易者在市场上生存,但收 益已经 明显缩小。也许再过若干年只能打平交易成本。之后,则最终发现,没有纪律固然不能赚钱,有纪律可能还是不能赚钱。交易策略选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看国外市场,就会发现这一点,在那个几乎完全由专业投资者组成的市场里,交易策略的选择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也是为何海龟实验的奇迹未能反复重现的原因之一。最近十几年的传奇,总是由某种交易策略的发现或使用而兴起。比如对冲策略、中性交易、量化投资等。策略研发和实现,已经不是个体所能完成的,海龟式的个体奇迹自然难以重现。

遵守纪律,是J者容易做到的,规则本身,就足以对J者构成一定的约束。对P者来说,规则是规则,你还得再找个理由。所以,J型的成长之路,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训练。而P型的成长之路,绝对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实战,碰壁、摸索,才能最终实现一种自觉的自我约束。

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导向交易系统化,系统化的特征或阶段,有一致化、标准化、客观化、机械化、程序化、自动化。程序化交易,对N型交易者都是一种 解放、 解脱。但不尽然。如果依国内流行的半自动化交易,在执行时仍有僭越规则的可能。只有自动化交易,才是彻底的解脱。在自动化阶段,交易者的各种可能 性,集 中在模型的开发阶段,交易者更像一个软件工程师。INTJ和INTP交易者如果能存活到这个阶段,他将非常舒服。一个高智商的INTP,他的灵感和 创造 力,如果辅以表达能力强大的开发工具,成为成功交易者的机会会超过其他人格类型。

客观交易很容易实现系统化,系统化天然导向客观交易。直觉交易虽然表面也主观,但它是交易者的潜意识支配,不受意识支配,或受意识影响很微弱,所以 经过系 统训练的直觉交易者,他的交易可以具备系统化特征。这也是为何ISTJ一旦开始在交易中思考、预测的时候,他的交易业绩会下降的原因。因为实际上他 已经 跳跃到另一类交易(主观交易)上,他要在新的交易方法上重新成长,交易业绩才能回升,这是漫长的过程。

在系统化大潮前,主观交易是一个什么地位?主观交易仍可能形成系统化交易,但确实非常困难。虽然主观,但有一套自己的成形的思维方式的交易者,仍可 能在交 易中杜绝大部分的随心所欲。那么,他的系统勉强称得上是系统化交易。虽然我在此留了个例外,但实在不建议期货新人把自己的主观交易随意按进去,就说 自己 是一个系统化交易。

为何就非要系统化呢?是为了追求符合市场风险的合理收益水平,是为了杜绝运气的影响,是为了减少权益变化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进行系统化交易,其实就不如去赌场撞大运,交易就没有技术讨论的意义了。

那么基本面交易和综合交易呢?它总是难逃主观的,但它又已经超出了模式识别可借力的范畴。很遗憾,这样的成功例子在本人身边实在太稀缺了,以致于很 多交易 人士不认为可行,或不承认那是系统化交易。不过我认为:从更高的层次观察,基于场外信息的、影响因素动态可变的、时间周期动态可变的交易决策,仍可 能系 统化。它的一致性肯定无法体现在信息来源、算法逻辑上,它的一致性只能体现在交易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决策体系上。如果我们不是讨论一个交易者,而 是 讨论一个交易团队,比如投行,那么他的交易肯定是要考虑基本面的、肯定是综合的。大家也肯定会认为那是系统化的。

现在把一个投行做的事简化之后浓缩到一个交易者身上,为何就不能算是系统化交易呢?但是这样一来,交易者的理论体系要足够完备、足够强大,以此处理各类信息,并杜绝交易中的随心所欲。那么,什么样的交易者最容易做到像袖珍投行一样思考和交易?

在观念上必须认可和精通复杂性思维!在技能上经过一定的数理和逻辑训练,以便在主观解读时也能保持逻辑一致性。同时,必须信息饥渴。在人格上,NT者有天 然优势。根据国外的统计,顶尖领域(设计、咨询、研究等)的人才,理性主义者比例非常高,相信NT者在期货投机领域也具备最终胜出的潜力,当然,还 得看 其他指标,如智商等。

在此解释一下复杂性思维在交易中的应用。用怀疑主义而非决定论去理解市场,彻底承认不确定性,自觉实现分析和交易的分离。用非线性、随机性、不可预知性来看待市场,从世界观上消解交易者预测市场的冲动。完备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应用在现实中,融会贯通,把世界各个部分看作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信息收集上百无禁忌,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场内场外信息互为印证,胜率将超过单一信息。很遗憾,真正熟练应用复杂性思维的人在国内尤其少。

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经历笛卡尔-牛顿的还原论的洗礼,而最近几十年的教育,又侧重传播实证主义的机械世界观,此时的世界,却超越还原论。

国内知识分子在用课本的机械世界观理解世界碰壁之后,很多人选择的是一头扎回到已经过期几千年的朴素辩证论里去。当然,这也得归咎于国内教育分离化 导致的知识结构的人为断层。很多现在知名的或活跃的期货成功人士,都是在90年代不得志不满足现状到高风险市场上寻找人生突破的一群,他们投身期货不是因为具备了多少金融或投机的知识,只是为求改变前途,其知识结构是天生缺陷的……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0日 下午 12:55。
转载请注明:投资研究:成功交易者的人格 | 每日外汇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